⭐️欢迎关注“头号AI玩家”!
《5:20AM》引爆音乐圈,
各类AI歌手齐上阵
“我在5:20睡觉13:14准时起,主打个浪漫沉溺在爱河不上岸,爱你在本职里……”
最近,一首河南方言版的说唱歌曲《5:20AM》在各平台迅速走红,各类二创和翻唱视频也轰炸了一波AI圈。
B站部分AI二创作品
由于原版音乐旋律过于上头,歌词契合年轻人的日常生活,被网友一通整活。
4月13日,B站UP主“东洋雪莲”用日语填词《5:20AM》,评论区网友称,“填词质量好高,AI声音把原作带到了意境新高度”。
无独有偶,4月10日,博主“鬼叔黍”投稿视频“河南小伙点根烟唱起了从前”,同样用AI翻唱了歌曲,播放量近35万,点赞2.7万。
4月9日,B站UP主“荣筝”发表视频“AI狂笑男团《5:20AM》”,佐助、鸣人、卡卡西都被拉来唱歌了,播放量超16万。
还有博主选择让AI懒羊羊翻唱这首歌曲。只要AI做得到,对热门歌曲改词改声音都不在话下。
用AI二创热门音乐、IP在国内外的内容平台上都已是常见玩法,话题本身自带流量。只要尽可能贴合原本曲目,进行针对性的修改创作,都会获得不错的效果。
大量对技术不敏感,但传播力非常强的网友,在AI工具的辅助下,为热门内容的传播提供了新的维度。可以说,AI技术为用户提供了更快速简单的方式,来进行鬼畜、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内容再创作。
真实和虚构的边界已经越来越模糊了。
B站UP主“创意黑榜”发视频称“二十世纪初,在法属波利尼西亚毛皮提岛上,流传着一个关于温顺巨人种族的神话……”。
UP主“创意黑榜”视频截图
伴随着这段旁白,几张巨人动态影像不断切换,缓缓道来一个关于“巨人族”的故事。
但值得注意的是,这些看似是纪录片的影像完全是由AI生成的。不过,AI确实已经发展得快分辨不出真假了。
有网友讽刺,“呵呵,得亏了AI,这段深埋的历史被发现了”,还有网友调侃,“判断真假很简单,就看博物馆里有没有”。
评论区甚至开展了一场“鉴定AI大赛”,开始深度挖掘视频中的细节,比如“左下角图层没抠干净”,“这个木板真结实啊”。
随着AI视频技术的发展,很多视频都已经达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,不少人将其比作“真实世界模拟器”。
前段时间,X平台上一段AI美女视频引发热议。博主“Beck”发布的视频主角,不仅五官精致,口型内容完美同步内容,让人分不清真假。
Beck表示,视频先用了真人来预录制,再通过AI进行同步配音,不仅使用了AI换脸,还用到了DeepFake技术。
无论是历史影像,还是真人视频,AI都让假视频变得更“真”,在AI技术越来越“以假乱真”的同时,AI视频的鉴别真伪技术或许也需要进一步加强了。
AI程序员Devin被打假了!
截至目前,该条拆解视频在油管播放量超26万,引发硅谷圈热议。
视频中,博主还复现了Devin尝试做的任务:“解决这个问题我花了1分多钟的时间,但Devin花了六小时?”
在视频最后,“Internet of Bugs”还提醒大家警惕关于AI的炒作,对AI相关的内容,都要持保留和怀疑的态度。
要知道在不久前,这个AI程序员Devin还曾引起“码农饭碗被砸”的恐慌,背后的母公司Cognition AI还在Devin上线当月宣布融资2100万美金。
上周,不少网友还收到了AI硬件AI Pin的实物,同样开始吐槽AI Pin在很多场景下的表现并不理想,不如一些手机品牌出的手环。
YouTube上同样有不少这样的测评视频,最高一条播放量达316万,网友调侃,“AI Pin的野心如《星际迷航》,但实际是《玩具总动员》”。
擅长画PPT或许是不少AI公司的传统艺能,但市场终究会验证成败。真正好用、有用的应用/工具,应该能恰到好处解决特定问题,而非炒作相应的概念。
以上就是本期的「AI一周热门」,更多热门内容欢迎关注新榜「AI玩家」(ai.newrank.cn)。还有哪些令你印象深刻的AI作品,快来评论区留言分享吧👍~
「头号AI玩家交流群」进群方式:添加微信“banggebangmei”并备注姓名+职业/公司+进群,欢迎玩家们来群里交流,一起探索见证AI的进化。
欢迎分享、点赞、在看 一起研究AI